立秋收获的季节你做好准备了吗
时间:2020-02-17 22:39:42 来源:西贡环保厂家 浏览量:4
立秋至凉未至
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, 立秋是一个过渡性季节。
天气开始转凉,但这并不意味着秋天的气候到来。
说到立秋,它之所以被单列为一个假日,可不仅仅是一个节气那么简单。
在古代立秋这天,天子要带领文武百官去郊外举行迎秋仪式,古人把秋和五方位中的西对应,所以天子迎秋要去西郊,总感觉像是很急迫要送夏天上西天的意思。
别错过头啖水
有活动,民间岂能没有,因为秋天还是农忙之后收获的季节。
这天早晨,人们首先要 “饮井华水” ,就是清晨第一次从井中汲取上来的水,能治病,养颜益色。
本草纲目说它的功用极广,凉能清热,甘可助阴,宜于煎制补阴药及气血痰火药,与其他种类的水不同。
明代的虞搏说新打上来的井华水,取天一真气,浮于水面,用以煎制补阴的药剂及炼丹煮茗,性味与雪水相同。
古代妇女,用井华水来涂粉,则肌肤润泽。白居易有诗道:“井华云粉一刀圭。”
去暑热有妙招
在江南地区,立秋之时要吃西瓜以 “咬秋” 。
相传,明代时有一年,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,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让“癞痢”落疤自愈,果真如此。 此后渐渐形成习俗,每岁秋来之时,家家剖食西瓜,谓之 “啃秋” 。
民国时期出版的《首都志》记载:“立秋前一日,食西瓜,谓之啃秋。”有迎秋之意,后来人们把在立秋当天吃西瓜也称之“啃秋”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整个秋天不生病,并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。
城里的市民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,全家围着就是“啃秋”而农村的“啃秋”则豪放得多,他们在瓜棚下、树荫里,三五成群,席地而坐,吃西瓜,吃山芋,吃玉米棒子,尽情地啃。
“啃秋”抒发的,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。
还有就是 采楸叶 捣烂后可敷治疮肿,用楸叶煮水可清洗脓血。 各种痈、肿、溃烂以及肉内有刺拨不出的,都可以取楸叶十片捣烂敷贴患处,将其排出,是外科常用的药物,所以人们采楸叶,祈祷身体健康。
贴秋膘正当时
身体健康的第一要素是要吃饱饭、吃好饭,秋季又是丰收的季节,立秋自然少不了吃。
在山东,人们立秋“咬秋”吃的是饺子。
立秋当天,年长之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,上面插上三灶香,祈求“立秋”过后五谷丰登。
贴秋膘,这一习俗在北京、河北一带较为流行。到了立秋这一天,家家户户要炖猪肉,或者炖鸡、炖鸭或做红炯肉、红烧鱼等。
老北京人则对“贴秋膘”更为讲究,主妇会到市场上买来新鲜的猪后臀尖肉,处理干净切好后放在锅里用文火炖煮。炖肉用的佐料非常丰富,二十多种中草药香料,炖肉的香味从锅里向四周飘散,闻着就能让人食欲大增。
总之,古人的所有立秋习俗总结起来就是三字:吃、吃、吃。
从生发到收藏
所以秋季的养生关键是怎样把人体的状态顺利转变到收,从而与大自然同步。
收敛力量的源泉:肺
中医认为肺属于金,金气有收敛能力,人体收敛的能力就看肺脏的强弱了。
如果受到燥邪侵袭或者平素有肺脏慢性疾病的人群,如鼻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,收敛力量必然就会减弱。
这类人通常表现为,容易感冒咳嗽、呼吸气短、容易鼻干唇干皮肤干。可以在 情志、运动、呼吸 加强肺金收敛的功能。
1笑是养肺最便宜的方法
2腹式呼吸,锻炼肺活量
伸开双臂,尽量扩张自己的,在腹部的带动下来呼吸。
网络图片
腹式呼吸法可以增加我们的肺活量,还可以防治肺气肿等疾病。另外适量的有氧运动 (慢跑、太极拳、快走等)能有效地促进心肺功能。
对于肺气弱容易感冒咳嗽的人群,可以适当的春捂秋冻:秋天适当增衣,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,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、裹得严严实实,以激发其机体逐渐适应寒凉的本能。
3少辛多酸以助养肺
秋天宜收不宜散,适当多食酸味及清润的果蔬、草本风物以助养肺,例如:银耳、百合等。
穴位保健方面,可以按揉 中府穴,太渊穴。
生长与收藏的枢纽:脾胃
秋季前期,暑气仍未消散,天上烈日地上水湿,湿热交蒸,人居其间会非常难受。
湿热之气容易进入人体侵犯脾胃,加之现在天气尚热,人们喜吃生冷瓜果、冰冻饮料,更助湿邪,损伤脾阳。
脾胃在五行里对应土,居于中间枢纽,是升降转换的核心。
如果早秋脾胃伤于湿或寒,就会导致收敛的气机疏通不利,收敛异常。这类人通常表现为,容易 多食胃胀嗳气,大便不通或粘腻。
所以,不能吃太多西瓜等阴寒食物容易伤脾阳。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或药物,民间有立秋喝香薷饮(香薷5克,白扁豆15克,厚朴5克,蜂蜜调味)的习俗,是一款与暑湿之气相抗衡的好汤饮。
穴位保健方面,可以按揉 丰隆穴,足三里穴。
影响收敛的火气:心
现代社会竞争比较激烈,人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,工作和生活节奏比较快,用脑较多,也喜欢熬夜晚睡,喜食辛辣刺激的烧烤、油炸类食物,这都会导致人们处于用心过度的发散状态。
中医认为心属于火,火气升散上炎,如果心火太过,会导致人体正常的收敛能力来不及收敛,火气浮越在上。
这类人通常表现为 容易上火(口腔溃疡、痤疮、咽喉痛)烦躁、口苦 等。
秋三月早睡早起
秋三月,此谓容平。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。
运动作息方面,要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,《黄帝内经》提到秋三月的作息应该是早卧早起,人们应如同鸡的活动一样,早睡早起(秋季以约晚10点入睡,约早晨6点起床)
早睡以顺应的收藏,早起以舒达阳气,以清肺气、收敛生机,藏精补精,是最好的养肺方法。
饮食上避免吃辣椒、葱、姜蒜之类的辛辣刺激和过于油腻的食物。
适宜清润和酸味的食物,能收敛浮越的心火,例如:麦冬、五味子等。
穴位保健方面,可以按揉 涌泉穴,劳宫穴。
秋季养生的关键是让人体的阳气收敛,秋冬收藏不好,到了来年春季就没有足够的能量升发,也容易产生多种疾病。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立秋
立秋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,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:“秋”就是指暑去凉来。到了立秋,梧桐树开始落叶,因此有“落叶知秋”的成语。从文字角度来看,“秋”字由禾与火字组成,是禾谷成熟的意思。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,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。立秋,七月节。立字解见春。秋,揫也,物于此而揫敛也。初候,凉风至。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。温变而凉气始肃也。《周语》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。二候,白露降。大雨之後,清凉风来,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,尚未凝珠,故曰白露降,示秋金之白色也。三候,寒蝉鸣。寒蝉,《尔雅》曰寒螿蝉,小而青紫者;马氏曰物生于暑者,其声变之矣。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,等到“立秋”时辰一到,太史官便高声奏道:“秋来了。”奏毕,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,以寓报秋之意。
不含防腐剂的止咳药有几种
西安碑林科大医院怎么样

- 上一篇:别种大蒜玉米了
- 下一篇: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舒畅调研脱贫攻坚工作